欢迎光临河南滨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网站!
岩心管在煤矿钻探中主要用于煤层、岩层的地质取样(如测定煤层厚度、结构、瓦斯含量等),其正确使用直接关系到岩心采取率、钻探效率及作业安全。结合煤矿井下复杂环境(空间受限、可能存在瓦斯、水害等风险),正确使用需遵循以下规范:
一、使用前的准备与检查
选型匹配
根据钻探目的(如煤层取样、断层探测)和地层条件(软煤、硬岩、破碎带)选择岩心管类型:
软煤层或松散地层:选用“双层岩心管”(内管储样、外管护壁),避免岩心被钻头切削的岩粉污染;
硬岩或完整地层:选用“单层岩心管”,减轻设备负载;
破碎带或易坍塌地层:选用“带扩孔器的岩心管”,外管加装扩孔器,防止孔壁坍塌堵塞。
管体规格需与钻头、钻杆匹配:岩心管直径应比钻头直径小2-5mm(如φ91mm钻头配φ89mm岩心管),避免间隙过大导致岩心脱落;长度根据钻杆行程确定(通常单根1-2m,便于井下搬运)。
外观与性能检查
管体检查:无明显变形、裂纹、凹陷(用直尺贴靠管体,缝隙≤1mm),壁厚均匀(磨损量≤原壁厚的10%,否则强度不足);
螺纹检查:接头螺纹无滑丝、断牙,涂抹专用丝扣油(如石墨润滑脂),确保连接紧密(用扳手预紧后,螺纹外露≤2牙);
密封性检查:对带水眼的岩心管(用于冲洗液循环),进行水压试验(压力≥1MPa,保压5分钟无渗漏),避免冲洗液泄漏导致孔内淤塞。
二、下管与钻进操作规范
井下运输与安装
岩心管在井下运输时需轻抬轻放,避免碰撞变形(尤其接头部位),在狭窄巷道内采用专用吊装工具(如手拉葫芦),禁止人工拖拽;
安装时按“由下至上”顺序连接:先将钻头与岩心管底部连接,再依次连接钻杆、岩心管,确保每节管体中心线对齐(偏差≤3°),避免偏心钻进导致管体弯曲。
钻进参数控制
转速:根据地层调整转速,软煤层控制在200-300r/min(防止转速过高切碎煤心),硬岩地层可提升至400-600r/min,但需避免岩心管因离心力过大振动;
给进压力:压力需均匀(通过钻机压力表监控),软煤层压力≤5kN(防止压碎煤心),硬岩压力≤10kN(避免岩心管过载断裂);
冲洗液:采用“清水或低浓度泥浆”作为冲洗液(禁止使用高黏度泥浆,防止堵塞岩心管),流量控制在10-20L/min,确保岩心管内岩心不被冲散,同时冷却钻头。
岩心提取与处理
提钻取心时,缓慢提升钻具(速度≤0.5m/s),避免岩心因惯性从管内脱落;
取出岩心后,按顺序摆放(从孔底到孔口编号),测量长度并记录(岩心采取率需≥80%,否则需重新补钻);
清理岩心管内残留岩粉、煤屑(用高压风或清水冲洗),检查管体是否因钻进受损(如内壁划痕、接头松动),受损部件需立即更换。
三、特殊工况的使用要点
瓦斯突出风险区域
选用“抗静电岩心管”(材质添加导电成分,表面电阻≤10⁸Ω),避免摩擦产生静电引发瓦斯爆炸;
钻进时保持通风良好,实时监测孔口瓦斯浓度(≥1%时立即停止作业,撤离人员),岩心管提钻后需在通风处静置5分钟,释放管内可能积聚的瓦斯。
水害风险区域
采用“止水型岩心管”(接头处加装橡胶密封圈),防止孔内水沿管体缝隙上涌;
若遇突水,立即停止钻进,关闭岩心管与钻杆连接的止水阀,避免高压水冲击设备。
狭窄空间(如顺槽、掘进面)
选用“可拆式岩心管”(分段连接,单段长度≤1.5m),便于在狭小空间内组装;
钻进时控制钻机振幅,避免岩心管与巷道支护碰撞(必要时设置防护挡板)。
四、使用后的维护与存放
清洁与保养
每次使用后,彻底清理管体及接头的煤泥、岩粉,螺纹处涂抹防锈油(如凡士林),防止锈蚀;
对弯曲的岩心管,用校直机矫正(直线度偏差≤1mm/m),无法矫正的立即报废。
存放规范
井下临时存放:置于干燥、无积水的支护区域,用垫木架空(离地≥30cm),避免直接接触潮湿地面;
地面长期存放:分类堆放(按规格、类型标识),露天存放需覆盖防雨布,定期检查锈蚀情况(每季度至少1次)。
通过严格遵循上述规范,可有效提升岩心管的使用寿命(通常≥50次钻探循环)、保证岩心质量(为煤矿地质分析提供准确数据),同时降低断管、卡钻等故障风险,保障井下作业安全。